Monday, November 23, 2009

本哈德.施林克的《 朗读者》

写给W,你连读完《追风筝的人》的勇气都没有,推荐你看这个反应的内容更加深刻、残酷的书,确实勉为其难,09年到现在为止看过的最感动的书是《追风筝的人》,而最深刻的则是这本本哈德.施林克《朗读者》,当然他也有很多感人的成份在里头。


青春岁月的冲动或者懵懂似乎都与异性有关或者说与性有关,看王小波的《黄金时代》感觉如此,看冯堂的《北京 北京》、《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》也是如此,看杜拉斯的《情人》更是如此,我说他们很凶猛是因为写出了那种冲动、真实的事情,很好的还原自己当时的境况。但是我未曾想过,这种冲动居然可以有如此大的跨度,所以一开始,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挑战,我必须接受这么一个故事的开端:"十五岁的小家伙米夏居然一次偶遇,就爱上了大他21岁的饱经沧桑的中年女性汉娜,他斗争过、彷徨过,但是最终还是身体、灵魂被她所占有"但是阅读的时候,看不到罪恶,因为两情相悦,但是引人思考,这种相悦究竟是出于爱还是性,尤其是对于米夏。但是这时汉娜突然消失了,直到多年后米夏大学上了法学院,在旁听法庭审判的时候才再次见到了作为被告的汉娜,原因是汉娜曾经给纳粹做过事,被告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见死不救女俘,但是汉娜最后是含冤入狱,而米夏这时才发现原来汉娜秘密:她根本不会读写,去纳粹、以前的突然失踪都是因为这个,除了米夏复杂的内心挣扎,也带来了一个值得思考的议题:可追溯性惩罚。比如这个惩罚是否应该废止,或者惩罚是应该使用现有的法律体系还是发生事件当时的法律等等。再后来米夏有了自己的家庭,但是女儿五岁的时候和妻子离婚,因为他忘不了汉娜,忘不了过去,偶然的一个机会他又开始给汉娜朗读作品,用磁带录好寄给她,直到汉娜出狱前,而当米夏去监狱接汉娜的时候,通过听米夏的录音学会读写的汉娜在获得自由前的晚上自杀了。整个故事情节比《追风筝的人》要曲折,米夏的离异、朗读也可以看作是自我的救赎,而《追风筝的人》主题也是艾米尔的自我救赎,但是虽然哈桑不在,阿富汗支离破碎了但是结尾却是温情的,这种温情可以平和前面的损失。对于破坏性,《朗读者》间接的还原纳粹,《追风筝的人》的人则是还原了现在的恐怖主义极端组织,都能引发人们对这种破坏力的恐惧和批评。但是《朗读者》反应出来的东西,要远比《追风筝的人》要复杂,比如:sex,救赎的原罪不同。书序里面说的很好:"好的小说,既应当是单纯的,又应该是错综复杂的。看完之后,既受到了心灵的震撼,又有许多迷惘与困惑。这些迷惘与困惑一直萦绕在心,使我们陷入不可自拔的思考;而考虑愈深,我们对世界的复杂性就理解愈深,我们的认识也就愈深"《朗读者》就是这样子的一部小说。


书腰上面有两句话也很贴切,我看过电影版的《朗读者》只看了1/2不到,因为离原著还是有很大的差距,但是有人用这个奥斯卡封后。

"本年度最伟大的表演也不能曲尽原著之美"

"令世界心碎的不能之爱,如果你没读过,那就真的错过"


如果有人看到了这文,希望你不要错过这本好书,电影版的看不到复杂的内心挣扎,看不到深层次的内涵,可以在看过原著后去品电影。


--
Best Regards
ouyangzi

0 comments: